加速推进标准化建设 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1240次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各界的关注,人工智能的标准建设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众多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战场”。

  人工智能包括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等多个方面。在这60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并呈螺旋式发展态势,近几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快速发展,其在智力游戏、自动驾驶、语音和图像识别、翻译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随着人工智能2.0时代序幕的开启,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了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6月12日,成都市和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产业整合峰会暨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筹备会在蓉举行。峰会决定,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及研究院将落户成都,推动成都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圈。

  而如何做好人工智能的标准化工作,推动成都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则成为本届峰会的一大聚焦点。据悉,本次峰会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从标准层面引导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事实上,有鉴于人工智能的巨大前景和备受重视,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对于产业制高点之一的标准,自然也成为不少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战场”。

  欧盟法律事务委员会建议欧盟委员会应继续致力于技术标准的国际统一,欧盟层面,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化框架,以免造成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标准的不统一以及欧盟内部市场的分裂。此外,IEEE于去年年底出台的指南文件中也呼吁各方形成一系列标准,用于指导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

  美国在去年出台的涉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的多份报告和政策如《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等中,也要求加强并统一技术、数据使用、安全等标准建设,避免造成碎片化的问题,影响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

  我国同样十分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互联网三巨头BAT的战略布局,还是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引导,都将人工智能以及标准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比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4部委去年联合制定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建议积极建立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和软硬件结合一体化创新,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建立人工智能可共享的集成测试平台和研发平台,发挥协同创新的最大效用。

  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标准走出去,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我国还专门成立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负责相关的标准研制。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可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越发成熟的今天,明确规范的行业标准,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智能化”的支撑与支持。

  (本信息来源于OFweek机器人)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 版权所有 sitemap sitemap

地址:江苏省常州科教城三一路智能苑 邮编:213164

电话:+86(0519)86339802 传真:+86(0519)86339858 邮箱:arist@arist.ac.cn

备案号: 32041202001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