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产城融合+创新创业 双轮驱动叠加发展优势
发布时间:2017-10-23     浏览:1396次

近日,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武进区名列“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第一名。这对正在推进国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建设的武进而言,是一次发展的鞭策。

在武进这片双创热土上,吸引了一批批优质项目落户。去年,国内首个B2C远程医疗心电监测项目落户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可以为患者提供“在家即时心电监测、线上实时诊断、线下快捷治疗”三位一体的远程心电监测医疗服务。

位于西太湖的中以常州创新园,是全区加速改革创新的示范项目。在全国双创热潮的背景下,武进区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双创政策措施,扩大创业投资来源,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加强双创文化建设。以双创重点项目为例,今年1—9月,全区50个双创项目共投资43.9亿元,完成全年投资目标的64.1%;截至9月,50个双创项目已累计投资183.9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46.9%。

下阶段,武进区将在进一步加快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同时,深化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政策措施。

除了大力推进国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外,国家级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今年9月,常州双创示范园建设指挥部和常州武进双创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武进国家高新区揭牌成立,常州双创示范园建设大幕正式拉开,为武进高新区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近年来,武进高新区聚焦了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型交通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机器人、智电汽车两张产业新名片,产业特色不断彰显。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武进人民医院高新区院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天安数码城、溪湖小镇等一批城市基础功能设施应运而生,产城融合规模初显。

武进高新区推进产城融合是全区的缩影。按照《常州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2017年推进计划》要求,今年1—9月,常州经开区、轨道交通产业园、武进高新区、西太湖、雪堰镇5个市级示范区试点都取得一定成效。经开区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和东部新城建设两大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各项试点工作,区域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轨道交通产业园22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欣盛芯片载带等一批项目成功入驻,“五纵五横”路网实施顺利。武进高新区坚持“以城兴产”、“以产促城”,加快启动双创园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环境不断优化,重大项目不断突破。西太湖“4+1”特色产业加快壮大,产城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不断显现。雪堰镇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特色强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未来,该区将继续加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中的两项任务,即农村土地改革和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推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点评:产城融合和国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建设同等重要,双创是解决科技创新、大学生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的战略性工作。武进一定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支持各项改革的机会,研究如何利用优势、切入改革,千方百计打造武进的亮点和名片,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今后的试点过程中,必须结合武进的实际和上级的改革目标,积极融入,争取为全区的改革获取更多红利和实惠。 

(本信息来源于常州市技术创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 版权所有 sitemap sitemap

地址:江苏省常州科教城三一路智能苑 邮编:213164

电话:+86(0519)86339802 传真:+86(0519)86339858 邮箱:arist@arist.ac.cn

备案号: 32041202001861号